【摘要】正在備考2019教師資格證筆試的考生們,記憶考點是備考教資考試最基礎方法,所以說務必多花點時間去記憶考點,比如說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之中學生記憶能力的培養(yǎng)的內容,記住了考試才能會選正確答案。
2019教師資格考點: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之中學生記憶能力的培養(yǎng)
1.提高使用正確識記方法的能力
(1)發(fā)展意義識記的能力
充分理解材料是發(fā)展意義識記的必要條件。對于有關材料要讓學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通過編寫提綱、列表格和圖示來識記。對于相關的材料可指導學生進行比較,尋找出異同點來識記,并在比較的基礎上對識記材料進行加工、整理、歸類,然后分別采用聯(lián)想記憶法、分類記憶法和重點記憶法進行識記。這樣可以調動思維的積極性,取得良好的識記效果。
(2)應正確組織學生復習,鍛煉記憶能力
復習是增強記憶、克服遺忘的主要方法。組織復習應注意:第一,要及時復習。對剛學過的內容及時復習,隨著記憶鞏固程度的提高,復習的次數(shù)可相應減少。第二,復習要注意科學性。在復習時要制訂切實可行的復習計劃,正確分配復習時間,合理安排復習內容。第三,復習方法要多樣化。多樣化的復習方法可以避免枯燥、單調,提高學生智力活動的積極性,從而使掌握知識得更透徹、更牢固、更靈活。
2.明確記憶的目的,增強記憶的效率
實踐證明,對需要記憶的材料有無明確的目的,對記憶的效果有直接影響,目的越是具體明確,記憶的效果就越好。因為人的記憶是有選擇的,只有那些人們認為重要的材料,才會主動去學習和記憶它們。并且,目的明確才能使我們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去記憶,這是有意識記的關鍵。
教師可在課堂教學中,要求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一定的記憶任務。如:背誦課文中某個精彩片斷,記住某個公式或定理等。與此同時,教師可對學生不斷地進行前途理想教育,培養(yǎng)學生具有直接和間接的學習興趣,從而產(chǎn)生強烈的求知欲望,使他們更多地、主動地、自覺地提出學習任務和記憶任務。另外,教師還可以在不同的場合、環(huán)境訓練學生注意力集中、感知認真、觀察仔細、思維積極、記憶專注的品質,以此來促進記憶的目的性和自覺性的形成。
3.理解是記憶的基礎
記憶有兩種,一種是機械記憶,另一種是理解記憶。所謂機械記憶,就是死記硬背,靠單純的重復去記;而理解記憶,則是對需要記的材料進行充分的研究,了解它的內部聯(lián)系、本質和特點,通過理解去記它們。
理解是記憶的基礎。17世紀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紐斯強調說:“除了很好地理解了的東西以外,絕不能強迫去熟記任何東西。”我們在學習時,對所要記的材料一定要很好地理解,如對某些定理、公式、法則要反復研究,找出哪些是關鍵詞句,哪些是成立的條件,還要掌握推導過程,以及如何運用這些定理、公式和法則去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另外,學習和理解新知識,是和我們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密切相關的。因此,我們在記新知識時,要善于在新舊知識之間架設橋梁,把新舊知識串聯(lián)起來記,這樣記憶的效果會更好一些。
4.提高我們對記憶內容的興趣
興趣在記憶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歌德說:“哪里沒有興趣,哪里就沒有記憶!蔽覀兂3S羞@樣的體會: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記得快、記得牢,保持時間也長;反之,對不感興趣的事物,記得慢,記住之后忘得也快。興趣并不是天生的,是可以培養(yǎng)出來的。一般說來,對某事物不感興趣,是由于我們對其接觸太少,或不太了解所致。如果我們多接觸它,深入地學習,就會對它逐漸產(chǎn)生興趣?傊,為了增強記憶效果,我們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自己的興趣。
5.讓多種分析器官參加記憶活動
記憶時,我們應該充分發(fā)揮多種分析器官的作用。也就是說,充分發(fā)揮眼、耳、口、鼻、腦、手等各種分析器官的作用,通過視、聽、寫、嗅、想、觸等,牢固地記住所要記的材料。這是提高記憶力的一個重要方法。人類的大腦構造極為復雜,分工極為精細,每一種分析器官到達大腦皮質特定的區(qū)域都有其獨特的神經(jīng)通路。例如,我們看見一個蘋果,視覺器官立刻把蘋果的外形這一信息,通過特有的神經(jīng)通路送達大腦皮質的特定區(qū)域保存起來。如果在看到蘋果的同時,我們耳朵聽到“蘋果”這兩個字的發(fā)音,鼻子又聞到蘋果的香味,要是還能咬上一口,嘗嘗蘋果的滋味,那么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器官又同時分別將四種信息按不同的神經(jīng)通路送達大腦皮質的不同區(qū)域,在大腦皮質留下四種“同一意義”(蘋果)的印痕,建立起多種通道的暫時神經(jīng)聯(lián)系。然后,再經(jīng)過大腦把各種感覺到的材料(蘋果的色、香、味、形)進行加工,使它們在大腦皮質上留下深刻的痕跡并保存起來。無疑,多種分析器官參加記憶,將大大加強人們的記憶和延長記憶保留的時間,是提高記憶力的一個好辦法。
6.養(yǎng)成自我檢查的習慣,提高正確再認和回憶的能力
對知識的再認與回憶既是檢驗記憶的指標,也是加強復習、鞏固記憶的一種有效的方式。心理實驗證明,反復閱讀與試圖回憶相結合,可以大大提高記憶的效果。即在沒有完全熟記材料以前,就試圖回憶材料,回憶不起來時再進行閱讀,如此循環(huán)往復,直到記熟為止。這樣有利于學生檢查學習效果,發(fā)現(xiàn)薄弱環(huán)節(jié),把主要精力集中在難以記住的地方。教師除了定期檢查學生外,還應讓學生進行自我復述、自我回憶、自問自答、互問互答、獨立作業(yè)等自我檢查的訓練,努力提高學生的記憶能力。
總之,培養(yǎng)中學生良好的記憶品質涉及多方面的因素。教師應在教學中根據(jù)學生的記憶特點和學習內容的不同,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記憶品質,以促進學生的記憶能力的提高。
精彩文章分享:2019中學教師資格教育知識與能力知識點提分練習
1.中學生正處于青春發(fā)育期,這個階段是個體生長發(fā)育的第( )個高峰期。
A.一
B.二
C.三
D.四
2.心理發(fā)展過程中,當某些代表新特征的量累積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取代舊特征而占據(jù)主導地位,表現(xiàn)為( )的間斷現(xiàn)象。
A.階段性
B.連續(xù)性
C.定向性
D.順序性
3.中學生心理發(fā)展的進程不總是以相等的速度直線發(fā)展,而是時而猛長、時而緩慢,這表明了中學生心理發(fā)展過程具有( )。
A.差異性
B.靈活性
C.階段性
D.不平衡性
4.抽象思維占主導地位,并出現(xiàn)反省思維,但抽象思維在一定程度上仍要以具體形象為支柱。這是( )兒童的身心發(fā)展特征。
A.幼兒期
B.少年期
C.青年初期
D.青年期
5.建立人際關系的一般原則的前提是( )。
A.平等
B.相容
C.互利
D.信用
答案及解析:
1.B【解析】幼兒出生后的第一年,身體的質量和身長的增加很快,是生長的第一個高峰期。第二年以后生長速度逐漸減慢并漸趨穩(wěn)定,到青春期生長速度又明顯加快,是生長的第二個高峰期。
2.A【解析】當某些代表新特征的量累積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取代舊特征而占據(jù)主導地位,這是階段性的間斷現(xiàn)象。
3.D【解析】不平衡性指心理的發(fā)展可以因進行的速度、到達的時間和最終達到的高度而表現(xiàn)出多樣化的發(fā)展模式。
4.B【解析】少年期是從童年期(幼稚期)向青年期(成熟期)發(fā)展的一個過渡時期。這時期,抽象思維占主導地位,并出現(xiàn)反省思維,但抽象思維在一定程度上仍要以具體形象為支柱。
5.A【解析】平等是建立人際關系的前提。
溫馨提示:教師招考可比考教師資格證難得多,如果你想要參加教師招聘,同時又已經(jīng)獲得了教師資格證。建議考生考慮報個班培訓學習一下,這樣才能更有把握通過教師招聘考試。若想要了解更多2019教師招考培訓相關的信息,不妨咨詢下閩州教育的老師們,他們將為大家細心解答各種問題的,具體的聯(lián)系方式如下:
報名電話:185-5928-3143(微信號) 林老師
185-5969-5373(微信號) 羅老師
報名地址:閩州教育職業(yè)培訓中心(廈門市湖里區(qū)安嶺二路95號紅豆杉科技大廈B棟6樓B區(qū)閩州教育)
招生網(wǎng)址:www.kenfu.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