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州教育導航網(wǎng)址: 職稱評審 研究生 公務員 教師資格 司法考試 閩州教育 建設執(zhí)業(yè) 金融財會 職業(yè)資格 中考 高考
您的位置:首頁 > 教師資格 > 備考材料 > 2019小學教師資格證筆試簡答題解答模板

2019小學教師資格證筆試簡答題解答模板


  【摘要】距離2019教師資格筆試考試已經不遠了,你有多大把握拿下筆試呢?下面閩州教育網(wǎng)小編將和大家啊分享2019小學教師資格證筆試簡答題解答模板,認真記憶,能夠幫助你更加順利地拿下筆試。

  2019小學教師資格證筆試簡答題解答模板

  考點 1 教育與社會的發(fā)展

  1.生產力對教育的制約作用

  (1)生產力水平決定教育的規(guī)模和速度。

  (2)生產力水平制約教育結構的變化。

  (3)生產力水平制約教育的內容和手段。

  2.政治經濟制度對教育的制約作用

  (1)政治經濟制度決定教育的領導權。

  (2)政治經濟制度決定受教育權。

  (3)政治經濟制度決定教育目的的性質和思想道德的內容。

  3.教育對政治經濟制度的影響作用(教育的政治功能)

  (1)教育為政治經濟制度培養(yǎng)所需要的人才。

  (2)教育可以促進民主。

  (3)教育是一種影響政治經濟的輿論力量。

  考點 2 素質教育的基本內涵

  (1)素質教育是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的教育。

  (2)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

  (3)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教育。

  (4)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的教育。

  (5)素質教育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教育,這也是素質教育的時代特征。

  (6)素質教育要貫穿于教育的全過程并滲透于教育的各個方面。

  考點 3 教育制度的影響因素(制定教育制度的依據(jù))

  (1)生產力發(fā)展水平和科學技術發(fā)展狀況。

  (2)社會政治經濟制度。

  (3)青少年兒童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

  (4)本國學制的歷史發(fā)展和外國學制的影響。

  考點4 學校教育對人的身心發(fā)展的作用

  1.學校教育在人的身心發(fā)展中起主導作用的原因

  (1)學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培養(yǎng)人的活動,它規(guī)定著人的發(fā)展方向。

  (2)學校教育是通過受過專門訓練的教師來進行的,相對而言效果較好。

  (3)學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協(xié)調影響學生發(fā)展的各種因素。

  2.學校教育在人身心發(fā)展中起主導作用的主要表現(xiàn)

  (1)學校教育按社會對個體的基本要求對個體發(fā)展的方向與方面作出社會性規(guī)范。

  (2)學校教育具有加速個體發(fā)展的特殊功能。

  (3)學校教育,尤其是基礎教育對個體發(fā)展的影響具有即時和延時的價值。

  (4)學校教育具有開發(fā)個體特殊才能和發(fā)展個性的功能。

  考點 5 新課程改革倡導的學生觀與教師觀

  1.新課程改革倡導的學生觀

  (1)學生是發(fā)展的人

  第一,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是有規(guī)律的。第二,學生具有巨大的發(fā)展?jié)撃。第三,學生是處于發(fā)展過程中的人。

  (2)學生是獨特的人

  第一,學生是完整的人。第二,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獨特性。第三,學生與成人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

  (3)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人

  第一,每個學生都是獨立于教師的頭腦之外,不以教師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第二,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第三,學生是責權的主體。

  2.新課改倡導的教師觀

  (1)從教師與學生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具體來說,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參與者。

  (2)從教學與研究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

  (3)從教學與課程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fā)者。

  (4)從學校與社區(qū)的關系來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社區(qū)型的開放教師。

  考點 6 教師合理的知識結構(教師專業(yè)知識的內容)

  教師的專業(yè)知識包括本體性知識、條件性知識、實踐性知識和文化知識四方面的內容。

  本體性知識指的是教師所具有的特定的學科知識, 包括學科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技巧、本學科的發(fā)展歷史和趨勢、學科認識世界的獨特視角和方法以及相鄰學科知識等。

  條件性知識指的是教師所具有的教育教學的理論知識, 包括教育學基本理論、心理學基本理論、教育管理學、比較教育、教育改革與實驗、現(xiàn)代教育技術知識等。

  實踐性知識指的是教師靈活完成教學實踐活動所具備的知識,如一般教學法知識。

  文化知識指的是教師滿足學生基本知識需求應有的人文科學、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等知識。

  考點 7 問卷設計的結構及基本原則

  (1)問卷的結構包括:封面信、指導語、問題和答案、結束語。

  (2)問卷設計的基本原則包括:

  第一,將為調查對象著想作為問卷設計的出發(fā)點。

  第二,保證問卷的適當性。如研究目的(理由)的充分性;問題對于調查目標的適宜性;問題對調查對象的適當性。

  第三,對于阻礙問卷調查的因素有明確的認識。阻礙問卷調查的因素包括主觀障礙(如:畏難情緒、顧慮重重、漫不經心、毫無興趣)和客觀障礙(如:閱讀能力的限制、理解能力的限制、表達能力的限制、記憶能力的限制、計算能力的限制)。

  考點 8 影響能力發(fā)展的因素

  (1)先天遺傳因素的影響

  先天素質是能力形成的自然基礎。它包括一個人的感覺器官、運動器官及腦的結構和生理特點。先天素質是能力形成的自然前提,沒有這個前提就沒有能力的形成。

  (2)早期經驗的影響

  早期經驗對人的智力發(fā)展有重要影響。

  (3)教育和實踐活動的影響

  能力的形成與發(fā)展除與自然素質有關外, 更重要的是社會教育和實踐活動的影響?梢哉f,教育和實踐活動對能力的發(fā)展起著主導作用。

  (4)個人勤奮的影響

  后天環(huán)境對能力的形成和發(fā)展固然起主導作用, 但沒有個人的努力和勤奮,要獲取事業(yè)成功同樣是不可能的。

  考點 9 小學生注意發(fā)展的特點

  (1)有意注意逐漸發(fā)展,無意注意仍起作用。

  (2)注意的范圍依然有限。

  (3)注意的集中性和穩(wěn)定性較差。

  (4)注意的分配和轉移能力較弱。

  考點 10 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

  1.建構主義的學習觀

  (1)學習的主動建構性

  建構主義認為,學習不是由教師向學生傳遞知識的過程,學習者不是被動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主動的信息建構者。

  (2)學習的社會互動性

  建構主義強調, 學習是通過對某種社會文化的參與而內化相關的知識和技能、掌握有關工具的過程,這一過程常常通過一個學習共同體的合作互動來完成。

  (3)學習的情境性

  學習的情境性強調學習、知識和技能的情境性,認為知識是不可能脫離活動情境而抽象存在的, 學習應該與情境化的社會實踐。

  考點 11 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策略

  (1)發(fā)揮課堂主渠道作用,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2)課堂中正確引導。

  (3)注重激勵與表揚,對學生進行正強化教育。

  (4)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5)發(fā)揮家長的作用,形成家庭與學校共同培養(yǎng)學生學習習慣的合力。

  (6)建立小學生良好學習習慣評價體系。

  考點 12 德育過程的基本規(guī)律

  1.德育過程的基本規(guī)律

  (1)德育過程是具有多種開端的對學生知、情、意、行的培養(yǎng)提 高過程。

  (2)德育過程是促使學生思想內部矛盾斗爭變化的過程。

  (3)德育過程是組織學生的活動和交往,對學生多方面教育影 響的過程。

  (4)德育過程是一個長期的、反復的、不斷前進的過程。

  2.德育過程的順序

  德育過程的一般順序可以概括為知、情、意、行,以知為開端、 以行為終結:由于社會生活的復雜性,德育影響的多樣性等因素,德育具體實施過程,又具有多種開端,這可根據(jù)學生品德發(fā)展的具體情況, 或從導之以行開始,或從動之以情開始,或從鍛煉品德意志開始, 最后達到使學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諧發(fā)展。

  考點 13 德育原則及其貫徹要求

  1.導向性原則及其貫徹要求

  導向性原則是指進行德育時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導學生向正確的方向發(fā)展。貫徹導向性原則的基本要求:

  (1)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

  (2)德育目標必須符合新時期的方針政策和總任務的要求;

  (3)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現(xiàn)實性結合起來。

  2.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原則

  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原則是指進行德育要把對學生個人的尊重和信賴與對他們的思想和行為的嚴格要求結合起來,使教育者對學生的影響與要求易于轉化為學生的品德。貫徹這一原則的基本要求:

  (1)愛護、尊重和信賴學生;

  (2)教育者對學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確、明確具體和嚴寬適度;

  (3)教育者對學生提出的要求要認真執(zhí)行,堅定不移地貫徹到 底,督促學生切實做到。

  3.知行統(tǒng)一原則及其貫徹要求

  知行統(tǒng)一原則是指既要重視思想道德的理論教育,又要重視組織學生參加實踐鍛煉,把提高認識和行為養(yǎng)成結合起來,使學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貫徹知行統(tǒng)一原則的基本要求:

  (1)加強思想道德的理論教育,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認識;

  (2)組織和引導學生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促使他們在接觸 社會的實踐活動中加深情感體驗,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3)對學生的評價和要求要堅持知行統(tǒng)一的原則;

  (4)教育者要以身作則,嚴于律己。

  4.依靠積極因素與克服消極因素原則

  這一原則是指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發(fā)揚學生自身的積極因素,調動學生自我教育的積極性,克服消極因素。貫徹這一原則的基本要求:

  (1)教育者要用一分為二的觀點,全面分析,客觀地評價學生的優(yōu)點和不足;

  (2)教育者要有意識地創(chuàng)造條件,將學生思想中的消極因素轉化為積極因素;

  (3)教育者要提高學生自我認識、自我評價能力,啟發(fā)他們自覺思考,克服缺點,發(fā)揚優(yōu)點。

  溫馨提示:教師招考可比考教師資格證難得多,如果你想要參加教師招聘,同時又已經獲得了教師資格證。建議考生考慮報個班培訓學習一下,這樣才能更有把握通過教師招聘考試。若想要了解更多教師招聘考試培訓相關的信息,不妨咨詢下閩州教育的老師們,他們將為大家細心解答各種問題的,具體的聯(lián)系方式如下:

  報名電話:185-5928-3143(微信號) 林老師

            185-5969-5373(微信號) 羅老師

  報名地址:閩州教育職業(yè)培訓中心(廈門市湖里區(qū)安嶺二路95號紅豆杉科技大廈B棟6樓B區(qū)閩州教育)

  招生網(wǎng)址:www.kenfu.com.cn

上一篇:2019下半年教師資格證筆試準考證打印的問題答疑下一篇:2019福建省幼兒教師資格證筆試考試簡答題?键c
關于我們
法律申明
聯(lián)系方式
加入我們
服務中心
報名地址
繳費方式
學費分期
商務合作
講師應聘
招商加盟
推廣聯(lián)盟
電話客服熱線:400-968-7268
點擊這里給我發(fā)消息 閩州教育活躍用戶交流群
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注我們
每天好料不斷
2015-2020 版權所有@廈門華育遠教科技有限公司      備案號:閩ICP備170027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