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有把握拿下2019上半年教師資格證筆試考試嗎?如果還沒有十足的把握,那么請趕緊認真記憶考點,多做練習題。比如說跟著閩州教育網(wǎng)小編一起來做2019教師資格證《中學綜合素質》中學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考點練習題吧。
2019教師資格證《中學綜合素質》中學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考點練習題
單項選擇題
1.師德的靈魂是( )。
A.關愛學生
B.提高修養(yǎng)
C.加強反思
D.提高業(yè)務水平
【答案】A
【解析】《規(guī)范》中明確表示關愛學生是師德的靈魂。故本題正確答案為A。
2.要做到嚴謹治學,最重要的是要( )。
A.一視同仁
B.實事求是
C.寬宏大量
D.以書為本
【答案】B
【解析】實事求是是教師嚴謹治學的基本原則。故本題正確答案為B。
3.教師的表率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 )。
A.言行一致
B.衣著整潔
C.舉止端莊
D.談吐文雅
【答案】A
【解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到表率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言行一致。
4.衡量教師是否成熟的重要標志是( )。
A.能否關注自己的生存適應性
B.能否充分考察教學情境
C.能否自覺地關注學生
D.能否更多地考慮班集體的建設
【答案】C
【解析】教師的成長第一階段為關注學生階段,能否自覺關注學生是衡量一個教師是否成熟的重要標志之一。
5.教師在布置課堂練習和家庭作業(yè)時,錯誤的做法是( )。
A.課堂練習的布置與教學目標相一致
B.練習題的設計富于變化,并有適當?shù)碾y度
C.教師給學生以適當?shù)膸椭?/span>
D。只給學生一些知識記憶性的練習
【答案】D
【解析】教師布置作業(yè)時應注重考查學生多方面的知識。
6.關于教師人格的作用,被廣泛接受的是( )的觀點,“教師人格對于年輕的心靈來說,是任何東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陽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業(yè)的一切”。
A.加涅
B.布魯納
C.班杜拉
D.烏申斯基
【答案】D
【解析】烏申斯基提出“教師人格對于年輕的心靈來說,是任何東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陽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業(yè)的一切”。
7.“師者,人之楷模也”,這句話說明教師的勞動具有( )。
A.特殊的復雜性
B.獨特的復雜性
C.鮮明的示范性
D.顯效的長期性
【答案】C
【解析】“師者,人之楷模”,強調教師工作的示范性,故選C。
8.專門培養(yǎng)教師的師范教育最早出現(xiàn)于( )。
A.原始社會
B.奴隸社會
C.封建社會
D.資本主義社會
【答案】D
【解析】專門培養(yǎng)教師的師范教育最早出現(xiàn)于資本主義社會。
精彩文章分享:2019教師資格證筆試考前練手習題分享(三)
1.陶冶是通過創(chuàng)設良好的情境,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品德的方法,下列選項中不屬于陶冶教育法的是( )。
A.人格感化
B.環(huán)境陶冶
C.藝術陶冶
D.座右銘
2.我國第一本《教育心理學》教科書的編寫者是( )。
A.陶行知
B.楊賢江
C.廖世承
D.潘菽
3.身體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機能和能力最適宜于形成的時期,我們把它叫作( )。
A.青春期
B.關鍵期
C.生長期
D.心理斷乳期
4.“教學相長”、“循序漸進”等教學原則最早出自( )。
A.《學記》
B.《論語》
C.《尚書》
D.《孟子》
5.( )可用來考查學生對知識的回憶,且可將學生的猜測可能性降到最小。
A.選擇題
B.是非題
C.論述題
D.填空題
答案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陶冶教育法又稱情感陶冶法,它是教師利用環(huán)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陶冶教育法包括:人格感化、環(huán)境陶冶和藝術陶冶等。座右銘屬于道德修養(yǎng)法。
2【答案】C。
解析:我國的教育心理學最初是從西方引進的,l924年廖世承編寫了我國第一本《教育心理學》教科書。
3【答案】B。
解析:所謂發(fā)展關鍵期是指身體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機能和能力最適宜于形成的時期。在關鍵期內(nèi)施加教育影響,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錯過了關鍵期的教育,往往事倍功半。因此教育必須適應人的發(fā)展的不平衡性,在人的素質發(fā)展的關鍵期內(nèi),施以相應的教育,促進該素質的發(fā)展。
4【答案】A。
解析:《學記》提出了與教學相關的辯證關系和主張教學要遵循學生心理發(fā)展特點,“學不躐等”即循序漸進。
5【答案】D。
解析:是非題和選擇題都有猜測的可能,而填空題猜測的可能性較低。
溫馨提示:2019已經(jīng)到了,大家又將迎來新一輪的教師資格證考試機會,想要順利拿下教師資格證考試的話,請認真?zhèn)淇,比如說可以考慮報個班學習。若想要了解更多2019教師資格證考試培訓相關的信息,不妨咨詢下閩州教育的老師們,他們將為大家細心解答各種問題的,具體的聯(lián)系方式如下:
報名電話:185-5928-9775(微信號) 林老師
185-5969-5373(微信號) 羅老師
報名地址:閩州教育職業(yè)培訓中心(廈門市湖里區(qū)安嶺二路95號紅豆杉科技大廈B棟6樓B區(qū)閩州教育)
招生網(wǎng)址:www.kenfu.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