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正在備考2019教師資格證筆試的人小伙伴們,你做好考試準備了嗎?閩州教育網小編提醒,距離考試時間又近了一些,要抓緊時間記憶才行。比如說快來看看綜合素質作文素材之標題類的內容,屆時寫作文用得上的喲。
2019教師資格證筆試:綜合素質作文素材之標題類
【1】能白更兼黃,無人亦自芳,寸心原不大 ,容得許多香。
釋義:原詩為明代張羽的《蘭》:“能白更兼黃,無人亦自芳。寸心原不大,容得許多香!边@兩句都可以做題目。
首句寫其形色:“能白更兼黃”。蘭,或嫩黃,或淺綠,一個“兼”字,突出白黃兼容之美、絕世之姿。次句由繪其色轉而寫其神:“無人亦自芳”。在古人的筆下,“蘭生空谷無人護”(吳昌碩《題畫蘭花》),然而它卻“幽林芳意在,非是為人論”(張九齡《悲秋蘭》),寧可“幽芳憔悴風雨中”,也不隨俗浮沉、趨炎附勢。無人自芳,贊揚的正是它不為虛名而清高孤芳的淡雅情操。難怪古人把它比喻為隱居處士。
三四兩句寫其心,贊其“香”:“寸心原不大,容得許多香!贝缧,區(qū)區(qū)之心,言蘭花極小。這看去似有貶意,實乃是為了下句的“揚”:區(qū)區(qū)之心卻容納著散不盡的香氣,那陣香氣,乃是由其“寸心”習習飄出。啊,真是令人心醉神怡!
這一筆,跌宕成趣。
適合主題:人生主題:表達孤芳自賞,做自己等;理想主題:有志向,每個人都發(fā)光等。
【2】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釋義:原詩是清代袁枚的《苔》:“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碧μ\自是低等植物,多寄生于陰暗潮濕之處,可它也有自己的生命本能和生活意向,并不會因為環(huán)境惡劣而喪失生發(fā)的勇氣,詩人能看到這一點并歌而頌之。
適用主題:人才、人生、理想等主題,表達志向,自信,自強等。
【3】 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釋義:原詩為韓愈的《調張籍》:“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不知群兒愚,那用故謗傷! 蚍蜉撼大樹 ,可笑不自量。” “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 蚍蜉”,蟻的一種,常常在松樹根部營巢!稜栄拧め屜x》云:“蚍蜉,大螘。”詩篇抓住蚍蜉這種小蟲在樹根營巢的自然現(xiàn)象加以社會化的比附,蚍蜉營巢當然沒有危害大樹的用意,詩人將它擬人化了,目的化了,似乎蚍蜉想要撼動、摧倒大樹。于是,展現(xiàn)出一幅大自然的奇妙景觀:大樹參天、枝葉怒放、郁郁蒼蒼! 如此高大,如此青翠,如此勁挺,如此充滿生命的活力! 而樹陰之下,局處一隅的小小的螞蟻居然奔波勞形地鉆穴打洞,想要扳動樹根。多么可笑的對比!
這里展現(xiàn)的是大與小的尖銳對比,是力量的不協(xié)調。詩人又用了一個“撼”字,充滿了嘲弄意味,更加濃了這種不協(xié)調。由此得出結論:“可笑不自量!”這就一筆罵倒了那些在李杜文章光焰面前搖唇鼓舌的群兒。
適用主題:關于認識自我等主題,表達不自量力,不自知等意思。
【4】不有百煉火,孰知寸金精!
釋義:出處唐·孟郊《古意贈梁肅補闕》,意思是不經過千百次冶煉,怎么會知道寸金的精純!
適用主題:成長、成才、人生、理想等主題,表達磨難,困難等意思。
【5】慣是湖邊住,舟輕不畏風。
釋義:出處唐·儲光羲《江南曲》其一,意思是慣在湖邊居住,船小不怕風浪。
適用主題:教師職業(yè)、教育、人生等,表達熟能生巧,練習,勤習苦練等意思。
精彩文章分享:2019教師資格考試作文精美開頭!
1.關愛學生
高爾基曾經說過:“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睅煇郏墙逃那疤岷烷_始,是通往教育成功的橋梁,也是最基本的教育原則!半S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教育心理學家認為,師愛是教師的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種高尚的教育情操。作為一名教師,最重要的就是要以發(fā)自心靈深處對學生的愛,去挖掘學生內在的積極因素,激發(fā)學生自我肯定的積極情感,并轉化為學生自信、向上、進取的動力,從而達到教人、育人的目的。
2.欣賞學生
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庇捎诿總學生的家庭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自身的心理素質和基礎不同,每個學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因此,每個班級都會或多或少地存在著學困生。學困生是班級的落伍者,做好他們的工作難度很大,而且學困生常常屢教不改。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是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只有全體學生都得到全面發(fā)展,才能使得全民族的素質得以提高。應如何賞識學困生呢?
3.因材施教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兵喿犹焐鷷嗡,一下水便駕輕就熟。兔子擅長短跑,松鼠擅長爬樹,這是他們的特性所定。然而硬讓他們去做自己不擅長的事情,即便費盡心思,付出十足努力,收效也不會很大。這就像讓農夫去造機器,讓教師去打針一樣,即使努力,也必定弄出亂子,無法完成任務。
溫馨提示:教師招考可比考教師資格證難得多,如果你想要參加教師招聘,同時又已經獲得了教師資格證。建議考生考慮報個班培訓學習一下,這樣才能更有把握通過教師招聘考試。若想要了解更多2019教師招考培訓相關的信息,不妨咨詢下閩州教育的老師們,他們將為大家細心解答各種問題的,具體的聯(lián)系方式如下:
報名電話:185-5928-3143(微信號) 林老師
185-5969-5373(微信號) 羅老師
報名地址:閩州教育職業(yè)培訓中心(廈門市湖里區(qū)安嶺二路95號紅豆杉科技大廈B棟6樓B區(qū)閩州教育)
招生網址:www.kenfu.com.cn